來源:網絡整理更新時間:2019-02-22 16:13作者:佚名
[摘要]從“物聯網”提出以來,其概念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發展飛速。如今,物聯網的時代已經來臨,它已經融入我們各個行業,與我們的生活、工作息息相關。物聯網最終要實現的是智慧化、智能化和萬物相連。對于安防行業來說,物聯網是否會成為下一個風口值得期待。
【華強智慧網訊】
從“物聯網”提出以來,其概念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發展飛速。如今,物聯網的時代已經來臨,它已經融入我們各個行業,與我們的生活、工作息息相關。物聯網最終要實現的是智慧化、智能化和萬物相連。對于安防行業來說,物聯網是否會成為下一個風口值得期待。
國內安防行業尤其是視頻監控領域,經過十幾年發展,已解決“看得見、看得清”問題,正在進入“看得懂、看得明白”階段。目前,物聯網技術已在智能交通、智慧監所、智慧商超、智慧醫療、智能家居等領域得到很好應用。
安防與物聯網攜手并進 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安防產品,尤其是監控攝影機與各種偵測器,在物聯網的浪潮中所扮演的角色是非常獨特的,這些產品是可以取代人們“眼睛”的存在,不論是透過影像、聲音或者是設備訊號,當這些來自于各種“感知”的訊號匯集在一起,將可以提供我們更多的基礎來進行計算,國內安防行業尤其是視頻監控領域,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解決“看得見、看得清”問題,正在進入“看得懂、看得明白”階段。
以交通來說,過去我們也許只可以在單點計算車流量,現在我們可以精準的取得包含車牌號碼、車型、顏色等訊息,甚至是透過多組監視鏡頭的互聯,來計算出車子的移動路線,路段的壅塞程度等,這些都是通過遍布四處的“眼睛”來取得訊息。
安防賦能物聯網,物聯網也正在切實顛覆傳統安防模式,使得安防行業從此面向更加更廣泛、更加深入的眾多應用領域。這一方面廣告業已經有不錯的應用案例:過去的廣告看板,可能會搭配一個監視攝影機,來統計人們對看板的關注程度,但通常局限于一臺攝影機的視角范圍,而現在已經可以連結區域,透過后端分析評估人流、看板前滯留的時間等信息來計算出主力消費族群、潛在客戶等,這種“消費者輪廓分析”僅需要利用原先賣場內既有的攝影機就可以達成。
當我們仔細觀察周圍會發現,安防物聯網已經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馬路上舉目四顧,到處是與數據監控中心聯網的監控攝像頭;上班打卡,指紋門禁考勤成為企業的管家;出行,刷卡已成風潮;在家看病,通過遠程智能采集病情數據,也將發在在我們身邊……很難想象,人類失去物聯網安防,世界將會變成什么樣。
契合物聯網特點 建設新型安防體系
隨著市場引導和推動、新技術不斷融合,物聯網給安防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市場前景。今時今日,云端連線的安防設備方案可以讓安裝及系統維護成本降低,更多的組織單位陸續啟用這類云端聯網監控解決方案。根據Markets and markets調查機構的報告指出:物聯網安防應用市場2016年預測有79億美元規模,并將以36.1%的CAGR(復合成長率)逐年成長到2021年達到369.5億美元。
面對未來的千億市場,作為從傳統行業逐漸向智能化滲透的安防產業,要如何更好地契合物聯網的特點,建設更符合時代發展的新型安防體系?
在物聯網應用初期,會有大量的探測器及監測器被布設于公共空間及交通等領域,只是當設備和網速已經足以支持大量數據的傳輸,真正的難題就變成了應該如何有效地分析與利用這些數據。
針對大數據的應用模式,首先可通過云存儲系統將各承建子系統數據進行有效關聯,匯集安防海量數據,然后通過云計算系統對視頻非結構化數據進行處理,快速提取結構化數據,強化數據的挖掘與應用。而在數據應用環節,通過對各系統結構化數據的關聯,實現對事件全部信息的快速檢索,從而達到對數據的實戰應用,真正使安防系統應用達到“建為用,用為戰”的目的。
另外,缺乏統一標準也是物聯網安防進一步深化應用的硬傷。比如平安城市要求數據共享,跨區域視頻聯網監控、監控資源整合與共享以及政府各部門之間的視頻監控資源共享等等。但是不同的地方城市,不同的行業類別,不同的管理方式都會有不同的監控系統方案,數據融合或者共享兼容性問題更多。
結語:物聯網技術在安防領域的應用對于安防實現智能化有很大的作用,也給我們的安防行當也的發展又了更多的展望。如何深度挖掘物聯網對安防的智能化價值還需求更多的實踐與研究,但是我們相信物聯網技術支持下的智能安防能給我們帶來更多更好的享受。隨著移動物聯網建設及產業鏈成熟,基于物聯網的智能安防行業將進一步發展。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